发布日期:2025-08-07 21:55 点击次数:168
诸位书法人心中,号称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《兰亭序》,可谓精妙至极,至高无上,然而古语曰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,哪怕精悍如《兰亭序》,也并非无法逾越的存在。
图片
例如盛唐时期,“亚圣”颜真卿的一幅作品,被赞超越《兰亭序》,堪为行书之极致,它就是《争座位帖》,赏析此作之前,先了解颜真卿,学书初期,他钻研“二王”,继承正统。
图片
陆羽的《书谱》里面,曾说:“徐吏部不受右军笔法,而书体裁似右军,颜太保受右军笔法,而点画不似。盖徐得右军皮肤眼鼻,所以似之,颜得右军筋骨心肺,所以不似也”
图片
相比徐浩等人,他最得王羲之笔法,筋骨和深层质感,恪守正统,颇为醇厚,但是外层血肉的风格,与王羲之截然不同,颜真卿研究篆隶、碑作,推崇篆籀笔法,一派雄强阳刚之风。
图片
他的行草书,更是狂逸不羁,大多奇宕交错,笔画迟涩,风格野逸,这与王羲之的“秀媚”相反,视觉冲击强,乍一看难以接受,故而个别喷子,认为其字丑到无法入眼。
图片
可是回归客观的艺术层面,颜真卿的书法不加雕琢,回归质朴、本真,境界最是高妙,就像这幅《争座位帖》,唐广德二年(764年),为了谴责郭英乂,不顾礼法,谄媚宦官,胡乱排列宴席座位而写。
图片
彼时情绪激动,义愤填膺,用笔自然随着心境而走,全卷1193字,不拘泥礼法,潇洒飞动,苍劲通达,以中锋杀入纸面,笔画短促,十分干练率性,字体方圆尽备,变化丰富。
图片
时而圆融畅达,时而方劲肃穆,墨色也随着风格,不断发生变化,峻整的字迹,多有干涸、迟涩的着墨,凸显野逸古拙之气,而圆融之笔,则墨色浓润,尽显俊美,章法与之也调配,错落起伏,极具动感。
图片
这幅《争座位帖》曾是乾隆的“传家宝”,一直秘藏,不少名家见过,给出超高评价,譬如何绍基说:“此帖笔法之佳,当在《兰亭》之上”,阮元也赞:“夫不复以姿媚为念者,其品乃高,所以此帖为行书之极致。“
图片
此帖跟《兰亭序》,还并称行书“双璧”,当年台北故宫博物院,将此帖出借日本,举办展出时,令日本书坛惊艳不已,亦称“超越王羲之的名笔特展”。
上述种种,充分证明此作之妙,可时常临摹,学习颜真卿的雄健气力,用笔沉着扎实,不再流于表层,深化质感,还能领会别样书风,利于日后创新。
图片
而今,我们对颜真卿《争座位帖》,进行1:1超高清复刻,推出便携经折装,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,帮助初学者识读,还有一款手工经折装,字迹更加清晰。
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,侵权抄袭者必究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